河南牧业经济学院

报刊: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报》

版面新闻

  • 跨越山海勿忘家

    摘要:跨越山海勿忘家   我相信,每一次临近年关,同学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———踏上回家的路。归属感,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?我站在车站汹涌的人潮中,开始思考。   小时候我们总想离家远点,长大后总想家就在身边。经过喧嚣的城市,看过炫彩的霓虹,世界再繁华,放不下的依然是家。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:上有高堂颐养天年,下有儿女承欢膝下;人生行至塔尖时,最留恋的莫过于家的温暖!我从来没有过像今年放假这样,想要回家;不为别的,只为了吃上一口妈妈做的饭菜,爸爸泡的茶。因为我知道,陪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。其实归属感,更多的就是一家人住在一起,晚饭后可以围炉而坐,家长里短。   “我考了那么多的试,没想到是为了离开家,故乡再也没有春和秋,匆匆来去只剩下冬夏。”最近听到这几句歌词,我不禁感到一阵心酸。而我们流浪的足迹,好像也总停不下来;无处安放的,还是那流浪的心。K175,这趟火车的终点站是乌鲁木齐,而起点是每个人意气风发的心。也许是在奔赴远方为了生计,也许是回到家乡寻得一份心安。每当列车停靠,便有人上车有人下车。我们就像是过客,一个微笑,一场对话,一次遇见。   夜色很美,窗外一闪而过的点点灯光,以前的期望,现在的平凡。当火车缓缓驶入家乡边界时,我内心禁不住激动起来。当火车停下,拖着行李走在家乡的站台,看着一个个奔走出站的背影,内心很舒适,游子终于回来了。思乡到底是什么?思乡是当李白想到故乡时,油然而生的“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”;是刘长卿贬为南巴尉后,新年已至,伤悲之泪潸然而下的“乡心新岁切,天畔独潸然”;更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,归乡途中的 “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”。   童年时我们总是盼望过年,期待一年到头能够吃好点,穿好点,玩得开心;年夜饭的香味总是诱惑着我往灶台那儿跑,鞭炮的声响让胆小的我又害怕,却又跃跃欲试。这些年,春节好像越来越没年味儿。可我们总要去寻找,寻找我喜欢的东西,寻找曾经那个懂我的还期待的春节。我们总是这样,一生都在寻觅。   正如王小波所说: “人在年轻的时候,觉得到处都是人,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;到了中年以后,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。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有时间的时候多回家陪陪他们就好。去家千里兮,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。山海虽远,思念可平。跨越山海,勿忘归家。

  • 咏 雪

    摘要:咏 雪 晴冷鸟绝空气爽 林密鹿隐积雪莽 屋前松鼠秋湖雁 影只夜深入梦乡

  • 绿 地

    摘要:绿 地

  • 人 在 旅 途

    摘要:人 在 旅 途   冬日的风吹醒冻僵的手指,身不由己地跟随火车如此向前走着,让我突兀想到 “脆弱”这个词。后来才想起———我在回家的路上,原来如此。   儿时有过当乘务员的梦想。梦源于妈妈牵着我挤上火车时,他们已早早等在车上。过一会儿,乘务员推着铁质的小车,盛着比火车外贵出几倍的食品。我偷偷告诉妈妈: “真好啊,他们不用买票,想去哪儿就去哪儿。”后来我才知道,根本不是那回事儿。一个总在旅途的人,带着一身离群索居的气质,哪里谈得上 “有家”?这里是分火车内和火车外的。   火车内的人,被火车囚在了这里;我可以下车,但他们不能。   这条长长的囚笼是从郑州开往一个小城,途经许多不为人知的小车站。我的终点不是那个记不住名字的陌生城市,是故乡小城;五小时的刑期,刑满释放只用几分钟。   我是不期望能在车上睡着的。尽管我刚刚眯了好一会儿。清晨,卧铺车厢传来睡觉时安稳的呼声,像工作状态的风箱。在哪里都能睡着的人,真令人羡慕。下铺的走道上没有人,我走到卧铺车厢末尾的门前。硬座车厢,这是与卧铺车厢完全不同的世界。   门口的地上堆积着行李。在行李箱与行李箱的空隙里,生生夹着人,或坐或躺。当一个人太过疲惫,无论是疲于生存疲于婚姻疲于呼吸,又只有一纸站票,任谁也会忘了是睡在厕所边的地板上。洗手池站着的孩子,瞪大眼睛看着斑驳污浊的镜子,看着镜子反射出的拥挤的罐头———车厢的拥挤已超出负荷。四方格子的值班室里,女乘务员靠在椅背上,闭上了眼睛。那一瞬间,我好像听见有人说:“我看到一室空的寂寞。”   “拥挤里的孤寂,热闹里的荒凉,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,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。”   再向前走走,硬座车厢的人们之间缝隙小得逼仄。睡着的人头偏在一边,醒着的人带着深深的黑眼圈看着手机。这一列火车,好像深深地将每个人的矜持和尊优打败了。在这样的拥挤里,每个人都是分子,无所谓思想,无所谓别扭。   我心知自己不厌恶火车,尽管它拥挤、潮湿,空气里带着旅客的烟尘味。但是因为在路上,众多疲惫的人们行在路上,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对于“到达”的希望……火车到站时,他们的眼睛里亦闪着光。火车静默地候着,在轰鸣声中远去。

  • 岁月静好

    摘要:岁月静好   今天是12月13日,国家公祭日。   我从小便听老师教导, “五星红旗,红色象征革命和鲜血;五星代表党领导各族人民,团结一致。”   仍然记得我在小学时便问过外公:“这是个什么日子?从何而来?”外公年轻时曾当过兵。我问起这些问题时,外公脸上的表情严肃而痛心,亦或是作为军人的共鸣?外公向我解释道:“那是一个悲伤的日子,是敬佩、痛心又令人愤恨的日子。敬佩那些为国献身的军人,痛心那些无辜百姓,愤恨日本惨无人道的行为。”   今日,12月13日,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81年前的今天———1937年12月13日,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,30万同胞惨遭杀戮。这是一个令人骇目惊心的数字,30万同胞啊!在这十四年里,数以千万计的人们陆续失去生命。今夜的南京桥必然拥堵,因为三十万亡魂要回家。   我总是问外公: “你参加过抗日战争吗?”外公说: “没有,我出生的时候国家已经不再有战争了。”我喜欢听外公讲当兵的故事,他每每讲起来便神采飞扬。故事里,外公跟随部队去到山林里修铁路。山中有人家,热情无比,每每见到人便热烈邀请,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给远来的客人;孩童也很质朴,上树爬山,好不快乐。可是外公眼里,有一丝丝我看不太懂的东西,似是怀念或是感慨。他说:“那场战争里,有着还没来得及见见这个世界的孩子……”   日本政府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,却有内心难安代替国家道歉的参战老兵。岁月已经老去,他们却难以平复内心愧疚。有人说,时代已经变化,现在和平最重要。和平固然很重要,但是历史也不可遗忘,我们没有资格替前辈去原谅战犯。   如今网络发达,远在天边的事情拿起手中手机就可了解。我见过远在边疆战士睫毛上冰冻的露珠,见过边塞战士帽檐上大衣里的灰尘,见过边疆早上三点钟的雪……你可曾见过北方的第一缕太阳?你可曾见过真刀真枪?岁月静好,是因为有人失所爱为所爱,有人在替我们守护着这片土地。

  • 读书万卷如通神

    摘要:读书万卷如通神

  • 牧冬

    摘要:牧冬   我静静地听雪落下的声音,闭着眼幻想它会不会停……冬季,是一个洁白而又庄严的季节。寒风吹响厚重的号角,落叶舞起冬日的华曲。如果不是今日见了牧院的冬天,那么我一定还震惊于其春日的生机中。冬,她来得那么无声无息,却总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。走在牧院林荫大道上,一片片落叶随风而扬,不禁让人心头一震;风吹乱那一丝丝秀发,仿佛将人置身于童话世界。一步步走过,一眼眼望去,心也随着那一片片落叶慢慢沉下去,不再飘无所依。   择一日暖阳,携一本清书,静坐于湖旁,让阳光将冬日的寒冷驱散,让知识照亮心中的向往,让湖水洗净一身的浮躁。听风吹过湖面,听轻快的吉他触碰阳光,听你心里那个美好自己的声音。我虽没有海子 “面朝大海、春暖花开”的豁达,但我也有我自己 “面朝微湖、清风自来”的洒脱。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安静的冬日中,让自己奔忙了一年的心,在这个慵懒的暖阳中好好放个假。   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雪,悄无声息地到来,飘落在牧院的每个角落。虽然我还未曾亲眼见过银装素裹的牧院,但在照片与梦中,我已与她相知相交。洁白的雪花在空中飞舞,宛如一个个精灵,用自己的身躯装扮着牧院,给冬日肃静中的校园增添了一丝生机。待到积雪盖住地面,三两个好友相约于操场,你追我打的雪仗,总能让人热血沸腾,忘记寒冷。而对第一场雪,也总是让人无限期待。终是上天不负期待,让这一场雪在我们的盼望下悄然而至。不舍这些精灵离开,这场雪下得十分零落,虽没有印象中白茫茫的一片,但也带来了不少惊喜。   我爱春日的和煦,恋夏日的热情,念秋日的缠绵,不舍冬日的无暇。冬日虽寒冷,但总能在无意中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温暖。不要总说冬天寂寥,不要总说冬天孤单,其实冬天自有冬天的韵味,冬天自有冬天的意境。不信,你看那冬梅的冷艳,松柏的伟岸;不信,你看那雪花的浪漫,北风的凛然。不要总是说冬天苍白,不要总是说冬天失意,其实冬天是最美的一首情歌,奏唱着冬日的温馨。   牧院的春天是温暖的,夏天是热情的,秋天是喜悦的。我相信冬日白雪下的牧院,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美。我在牧院期待着与你相逢。

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9243次访问,全刊已有1891337次访问